TAG :晶片

  • View More 台積電2奈米竊密案.JPG
    半導體

    台積電離奇2奈米竊密案:「笨賊」告訴我們的科技業「防賊內幕」

    連于慧 2025.8.5

    今日傳出台積電關鍵的2奈米製程技術,遭到多名在職與離職員工以手機拍攝的方式,集體將技術細節洩密給外部企業,更離奇的是,這些重要的2奈米技術資訊,都同樣流向日本最大半導體設備商東京威力科創TEL(Tokyo Electron )的一名工程師,而該名工程師先前曾任職於台積電的系統整合部門。據了解,該名TEL工程師在東窗事發後,已被公司解職,並非是自己帶著台積電的重要機密離職。

    整個竊密案會被掀開,是台積電資安部門主要調查後發現不對勁。眾人皆知,台積電內部是不能攜帶具有照相功能的手機進入廠房,據了解該案是發生於遠端居家辦公期間,涉案工程師在家中使用公司配發的筆電時,用手機對著公司筆電螢幕上的資料拍照,且天真以為這樣就不會被發現,業界稱真是一群「笨賊」。

    業界表示,科技業很多員工都有公司手機,大家都知道在公司手機上的一舉一動都會被監視,更不用說用公司機「側拍」或是「截圖」任何資訊傳出去,很多人都會拿著自己的手機對著公司手機拍螢幕上的資訊,以為這樣能神不知鬼不覺不被發現,但其實公司配發給員工的手機/電腦都會內建偵測功能,只是平常拍的東西無關緊要而沒被警告,所以說這次這一群偷台積電2奈米技術的員工,其實根本是一群「笨賊」!

    業界進一步透露,如果要用這種拿自己手機側拍公司機來偷取資料的做法,也有避開偵測的方式,就是把公司筆電外接到自己家裡的螢幕,然後再對著自己買的螢幕拍照,這樣就能巧妙避開不被偵測到。但是,這種我們都想得到的方法,像是台積電這種一線的半導體公司難道會想不到嗎?

    一線半導體廠內部高層透露,台積電在資安防護上其實下了很多功夫,不只是有軟硬體監測而已,這些都是可以想辦法避開的,其他防護措施還包括模擬人使用電腦或是查看資料的行為(就是AI了!),來判斷你是否疑似「正在進行一個竊取機密資料的的動作」。

    例如,如果有員工突然去查看2奈米製程的資料庫,基本上就已經進入公司的警戒偵測範圍,台積電的系統還會根據你觀看每一頁報告停留的時間、看報告的節奏/速度等行為,來判斷是否為「正常」活動。假設有員工打開一份100頁的2奈米資料庫報告,查看每一頁所停留的時間都很平均,而且把每一頁都翻完(那就很像在進行一個類似拍照的動作,把每一頁都等速滑過),因為正常人看報告的速度,看每一頁通常是有快有慢,中間還會喝口水、然後如廁一下等等等,如果一個員工看報告的節奏太一致,系統會立刻有警覺不對勁。

    據了解,台積電每天都至少要遭受來自四面八方的數千次外部駭客攻擊,試圖突破封鎖線竊取重要製程技術資訊,這次爆發集體偷台積電2奈米技術的「笨賊」絕對不是第一批烈士,台積電內部之前就抓到很多例類似事件。

    這次會引起這麼大的風波,應該是因為屬於有規模性的集體犯案(傳出有9名離職和在職員工涉案),事涉全球最先進的2奈米關鍵技術,技術流向又是台積電最重要的半導體設備商,同時也是日本最大半導體設備商的東京威力科創TEL(前員工),完全符合ON檔熱播夯劇的條件,果然今日該劇一上映就衝上全球半導體業討論熱度排名第一。

    半導體業界指出,通常員工會犯險抱著僥倖的心態去偷竊公司的重要機密,多數是想作為下一個跳槽位子的談判籌碼,但這次精彩的2奈米竊密案,據了解這位東京威力科創TEL的前員工,應該不是談到什麼「神位」要跳槽過去,而是找到販售的對象??(或是換個說法:販售對象找上他??)只是整個過程手法太粗糙,完全是對護國神山的不尊敬,一群「笨賊」被抓也是應該的。

    比較敏感的是,因為這次竊取的2奈米資料都是流向東京威力科創TEL該名前員工,而東京威力科創TEL又與現在日本正在做2奈米製程的Rapidus關係匪淺。傳出說服日本政府以及八大民間企業集團成立Rapidus的關鍵人物,就是東京威力科創的前會長兼社長東哲郎,而Rapidus 一直想在2奈米技術上追趕台積電,這下尷尬了…

    說實話,這起2奈米竊密案不能直接說與Rapidus有關,畢竟這是該名台籍員工的個人行為,如果他已經找到2奈米技術的販售對象,這個對象也不一定是自己的公司,也可以是其他公司,只是非常湊巧他當時剛剛好就是東京威力科創TEL的員工。

    台積電在察覺檔案有異常接觸的狀況,經過內部調查後,認為有關鍵技術的營業秘密遭前員工和在職員工竊取,於是向高檢署提出告訴。高檢署智慧財產檢察分署也在2025年7月25~28日期間,陸續傳喚、拘提涉案被告等人,並拘提多位工程師(其中已離職的員工,也有幾位是在職員工),以及東京威力科創TEL的該名前關鍵員工,其中的三人因為涉嫌違反《國家安全法》犯罪嫌疑重大,檢察官訊後向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聲請羈押禁見均獲准。


     
  • View More 魏哲家.JPEG
    半導體

    台積電不甩關稅陰霾,獨自升級調高全年營收成長至30%

    連于慧 2025.7.17

    2025年有各種陰霾籠罩台積電,包括「被強迫」擴大到投資去美國、年初一直傳被迫幫忙救英特爾,加上懸而未決的對等關稅和晶片關稅等政策、新台幣急速升值等不利因素下,台積電居然還是宣布上調全年營收,從年增25%調升到30%,市場直呼驚奇,魏哲家還「留一手」暗示:雖然對第四季看法比較保守,但如果機會來了,還是會緊緊抓住,再次挑戰新高標! 以下是今日台積電法說中的12個重點QA!

    原本台積電預期2025年全年營收成長25%,今日宣布上調全年營收成長30%(以美元計價基礎),是看到什麼樂觀前景?
    其實近期AI的發展軌跡,越來越有利於長期展望。大型語言模型處理文本詞元(token)數量的爆炸性增長,顯示AI模型的使用和導入正在增加,這意味著更多運算的需要,從而帶動對先進半導體的需求上升。再者,主權 AI(Sovereign AI)的需求同樣也是日益增加,這些對於台積電的3奈米和5奈米需求都非常強勁。
     
    川普政府實施的關稅政策,是否有影響AI客戶的下單需求?
    並未看到下半年客戶的行為有任何改變。台積電了解關稅政策存在著不確定性和風險等潛在影響,尤其是消費者相關及價格敏感的終端市場。
     
    那non-AI應用方面有沒有任何復甦跡象?
    觀察到中國地區的補貼方案確實需求上修,但應該是屬於短期的現象。公司看法認為整體的non-AI應用終端市場在2025年溫和復甦。
     
    Nvidia的H20獲得美國政府放行在中國銷售,可以帶給台積電什麼額外貢獻嗎?
    魏哲家表示,H20恢復出貨在中國是很好的消息,因為中國是很大市場,台積電的客戶可以繼續供貨,對台積電而言就是好消息,只是現在評估影響還太早。
     
    先進製程中,目前最緊俏的是哪一個製程?
    Q:5奈米製程非常緊,因為很多AI產品仍在用4奈米製程(5奈米和4奈米屬於同一世代製程),未來2~3年才會轉進3奈米,而現在3奈米一樣很緊。基本上,7奈米、5奈米、4奈米、3奈米的先進製程產能都非常緊俏,台積電已經盡其所能在縮短需求和供給之間的差距。
     
    人形機器人目前對台積電的貢獻顯著嗎?
    魏哲家指出,「還太早了!」 因為人形機器人非常複雜,可能會先在醫療產業上實現。人形機器人系統整合相當複雜,比AI應用還要複雜許多,不但需要大腦,還要各種感測器包括影像、視覺、溫度等,將所有資料回傳到CPU,更要與人互動。魏哲家更透露,曾經有一個客戶在聊天時說:「電動車不算什麼,真正能改變未來的就是機器人!,魏哲家表示,很期待那天的到來。他也透露,這位客戶因為同時有電動車也有機器人,所以非常了解狀況。(這位客戶應該是馬斯克吧??!! 雖然同時有電動車和機器人的公司很多,但對這樣的趨勢有話語權並且會讓CC信服的,估計就是一龍馬了!)
     
    第二季的毛利率相較第一季微幅下降至58.6%的原因?
    主要原因是匯率和海外廠的成本較高。海外晶圓廠的利潤稀釋,但這些影響有部份被高於預期的整體產能利用率和成本優化措施所抵消。

    針對第三季的毛利率也預期會持續微幅下滑至56.5%,主要原因在於持續不利的匯率,加上日本熊本廠和美國亞利桑那州廠的產能進一步提升,海外晶圓廠的利潤稀釋將更明顯。

    台積電也強調,如之前預測,從2025年開始的未來5年,由於海外晶圓廠量產所導致的毛利率稀釋在初期的影響約為每年 2~3%,到了後期則擴大為 3~4%。因應方式除了美國逐漸擴大規模且改善成本結構之外,也會和供應鏈和客戶合作控管相關影響。(我來試圖翻譯:供應鏈砍價+客戶漲價)
     
    2奈米製程(N2)初期會導入哪一項應用產品?
    過去,新製程世代都會先導入手機,現在則是手機與HPC兩大項應用在2奈米製程的初期都會導入。台積電的2奈米在頭兩年的產品設計定案(tape outs)數量將高於3奈米和5奈米的同期,台積電的2奈米製程會在2025 年下半年進入量產。

    同時,台積電也會推出N2P製程技術,作為N2家族的延伸,N2P 在 N2 的基礎上具備更佳的效能及功耗優勢,也同時會應用在智慧型手機和HPC上,N2P製程計畫在2026年下半年量產。
     
    目前A16製程和A14製程的進度,以及超級電軌SPR技術的發展如何?
    採用了超級電軌SPR(Super Power Rail)的 A16相較於 N2P,在相同功耗下,速度增快8~10%,或在相同速度下,功耗降低15~20%,晶片密度提升7~10%。 台積電指出,A16 是具有複雜訊號佈線及密集供電網路的HPC產品的最佳解決方案,同樣將於2026年下半年進入量產。
     
    A14 將採用第二代奈米片電晶體結構。與 N2 相比,A14 將在相同功耗下,速度增快 10~15%,或在相同速度下,功率降低 25~30%;晶片密度提升約 20%。A14 預計於 2028 年開始量產。再者,針對A14製程,也預計在2029年推出採用超級電軌的方案。
     
    美國亞利桑那州廠房的進度是否有變化?
    如之前所言,台積電2奈米及更先進製程的產能將會有約30%來自亞利桑那州晶圓廠,成為一個在美國獨立的先進半導體製造聚落。
     
    亞利桑那州的第一座晶圓廠已經在2024年第四季採用4奈米製程已量產,良率與台灣的晶圓廠相當。美國第二座晶圓廠將導致3奈米製程。第三座晶圓廠將採用2奈米和A16製程,已經開始動工,由於客戶對AI相關的需求強勁,回提前幾季度加快生產。第四座晶圓廠將採用2奈米和A16製程,而第五座和第六座晶圓廠則將採用更先進的技術。另外還計劃興建兩座新的先進封裝設施,以及設立一間研發中心,建立完善的AI供應鏈。
     
    第三季財測展望?以及怎麼看第四季?
    第三季財測受到新台幣升值影響,匯率從32元升至29元大關,同時下修毛利率區間至55.5%~57.5%,營收將介於318億美元~330億美金,約較第二季成長8%,年增38%。對於第四季,台積電坦言,會稍微保守一些,不確定性高,但魏哲家表示:「如果有機會,我們也會抓緊機會,再戰新高。」
     
    匯率波動對於台積電財報的影響?
    Q:新台幣是台積電所有財務報表的報導貨幣(reporting currency) 。公司的營收幾乎皆以美元計價,而約有75%的銷貨成本則是以新台幣計價。因此,新台幣對美元的匯率變化對營收和毛利率產生顯著影響。新台幣對美元的匯率變化之於營收的敏感度接近 100%。也就是說,新台幣對美元每升值 1%,以新台幣計價的營收就會減少1%;而在相同的1% 匯率變動下,毛利率的敏感度則約為40個基點,也就是說,如果新台幣對美元每升值1%,毛利率將下降約 40 個基點。
     
    上次4月的法說會時,針對第二季的匯率展望是1:32.5,之後新台幣平均升值約 4.4%,因此,若以新台幣計,對第二季營收帶來4.4%減損,並使毛利率下降約180個基點。針對2025年第三季,台積電定錨在1:29,新台幣平均將再升值 6.6%,因此,若以新台幣計,第三季營收造成6.6%的負面影響,毛利率下降約260個基點。
     
    新台幣5月從兌1美元的32元急升到29字頭,6月最後一天在央行強力干預下,最後仍收29.902元兌1美元,但台積電公布財報數字,續創史上最強第2季,似乎沒有看到匯損的影子(實際上,台積電第2季使用平均匯率31.05元兌1美元計算財報)。

     
  • View More 李文如.JPG
    半導體

    台積電最年輕「前採購大將」李文如的傳奇事蹟:每年給自己的生日禮物是…

    連于慧 2025.7.13
    近期台積電的人事異動頻繁,有預期之中的,但也有峰迴路轉讓人跌破眼鏡的。前研發副總余振華的退休是在規劃之內,1994年加入台積電研發部門,在台積電 服務逾30年的余振華,不但是台積電當年奪得蘋果處理器訂單的關鍵功臣,更帶領台積電奠定CoWoS先進封裝技術基礎,成為讓台積電一舉甩開英特爾、三星對手,延續摩爾定律生命的重要關鍵,他在半導體產業的成就與戰績斐然。
     
    讓人比較的驚訝的人事變動是去年升任台積電最年輕副總的李文如從休長假到因為個人因素決定請辭。李文如是在2022年加入台積電,之前曾擔任Google全球採購經理、蘋果採購總監、高通資深採購經等職務,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同時也是她在位最久的職位,是2011年~2019年期間擔任蘋果採購總監。
     
    李文如的人事異動之所以受業界矚目,一來是她是台積電少數在六年級生,非常年輕且進入台積電很短的時間就從資材管理組織資深處長,升官到副總的職務; 二來是台積電每年資本支出超過300億美元,年紀輕輕就手中掌握的新台幣上兆元的採購大權,自然引起所有半導體供應商的高度關注。
     
    據了解,李文如6月初傳出休長假時,原本預計休假到6月20日就會歸隊,之後又延長休假到7月底,卻意外傳出她確定在7月13日因為個人生涯規劃請辭。業界透露,李文如雖然年紀很輕,但在科技業界擔任高管資歷多年,且都是在蘋果、高通等外商擔任要職,早就已經財富非常自由,傳言她每年生日都會送自己一個生日禮物:一間房子…在美國置產的物件甚至還上過當地的設計裝潢雜誌,令人稱羨!
     
    在李文如升任副總之後,我曾在一個公開場合與她有一面之緣。當時,她很客氣地主動與某外商總經理交換名片,並簡短自我介紹,所以我立刻認出她就是那位「台積電最年輕的副總」。我也趁著空檔(趁亂?)主動與她交換名片,她一望了我一眼就很有警覺問:妳是記者?? 得到肯定的答案後,就立刻飛速彈開數公尺距離,有點緊張又羞澀地說:我們不能私下與記者接觸的。(回家後的我不禁攬鏡自照,莫非我長得一副記者臉)
     
    無論她在台積電離職的緣由為何,其實她早已財務自由,加上在台積電短短三年就幫公司建立了完備的工作模式和系統,不但做到需求預測,還能監控並追蹤主要供應商機台的開發及交付狀況,大幅提升台積電與其供應商之間的合作效率,更在疫情期間協助台積電克服了COVID-19造成的機台與材料短缺問題。在台積電三年的時間,對她個人的職業生涯,和公司的營運都屬於互相成就。
     
    台積電在高階主管的人才培育上,不像很多台灣傳統的科技企業常常高層一字排開時,都是男性的天下。台積電早期就拔擢財務專長的何麗梅擔任財務長,現在擔任人資高階主管,女性主管還有法務專長的方淑華,所以台積電拔擢年輕的李文如擔任採購大將,業界也認為是為才適用。
     
  • View More 高通處理器.PNG
    半導體

    三星新旗艦摺疊手機Galaxy Z Fold7問世,高通S8 Elite處理器助陣

    連于慧 2025.7.11
    三星推出新一代旗艦摺疊手機Galaxy Z Fold7,採用高通Snapdragon 8 Elite處理器,具備全球最快的高通自家Oryon CPU和先進Hexagon NPU,相較前一代NPU性能提升41%、CPU提升38%、GPU提升26%,對於AI和相機的處理任務能力更強大。

    三星是第一家推出摺疊智慧型手機的廠商,蘋果對於摺疊機仍在觀望中。這次三星的Galaxy Z Fold7改善原本摺疊機給人太后和太重的印象,體積比前一代輕且薄分別10%和26%,摺疊厚度8.9mm,重量僅215公克,展開厚度僅4.2mm,封面螢幕6.5吋,長寬比21比9,是目前螢幕最寬的Galaxy智慧型手機。根據研調機構統計,目前摺疊手機佔整個智慧型手機市場不到2%,仍屬於小眾市場。

    高通則為Galaxy智慧型手機提供Snapdragon 8 Elite處理器。高通資深副總裁暨行動終端裝置事業部門總經理Chris Patrick表示:「過去二十多年來,高通技術公司與三星攜手合作,徹底革新了行動產業。每一年,我們不斷超越自我,提供最卓越的頂級行動體驗。專為Galaxy量身打造的Snapdragon 8 Elite行動平台,最初導入於Galaxy S25系列,現已延伸至Galaxy Z Fold7,將為使用者帶來先進的AI體驗,包括可直接在裝置上理解語音、語境與影像的多模態生成式 AI技術。我們迫不及待想讓消費者在Galaxy Z Fold7上體驗Snapdragon 8 Elite for Galaxy帶來的全面性能。」
     
    高通CDMA技術韓國資深副總裁暨高通亞太區總裁O.H. Kwon表示:「我們很高興能將Snapdragon 8 Elite for Galaxy(最初搭載於全球Galaxy S25系列)的強大性能導入Galaxy Z Fold7。此次產品的發表,象徵著高通與三星策略合作的重大時刻,我們將先進AI、頂尖效能和無縫連網能力等技術帶入超薄摺疊外型設計,為行動創新樹立全新標竿。」
     
    三星電子副總裁暨行動通訊事業部技術策略團隊負責人Inkang Song表示:「此次搭載Snapdragon 8 Elite for Galaxy的Galaxy Z Fold7產品發表,展現了三星與高通技術公司共同致力於創新的承諾。Snapdragon 8 Elite for Galaxy可望進一步提升Galaxy Z Fold7表現,包含裝置上AI、相機功能或連網能力等各方面,帶來無與倫比的行動體驗。」

     
  • View More DDR4缺貨漲價.PNG
    半導體

    DDR4價格暴漲,南亞科財報公布後的靈魂十問

    連于慧 2025.7.10
    在全球DRAM供應商都集中火力拚AI伺服器使用的高頻寬HBM記憶體和DDR5之下,原本供過於求的DDR4報價從6月起,不但止跌回升,而且還瘋狂漲價快一倍,原本受到中國DRAM廠長鑫存儲壓制的南亞科,一夕變成全球唯一的DDR4供應商(還有華邦的小部分產能),身價從乏人問津變得洛陽紙貴。不過,DDR4在6月份的幸福飆漲,來得相當突然,但南亞科第二季財報中仍是被4、5月價格下跌影響頗深,合約價的漲勢較現貨價晚,也讓DDR4價格狂飆的效應,在南亞科身上會晚一點反應,以下是南亞科今日法人說明會中,市場對於南亞科的靈魂十大拷問!

    2025年第二季財報成果?

    南亞科第二季自結財報,單季營收為105.26億元,較第一季成長46.4%,DRAM平均售價ASP較上季微幅下滑,但出貨量大幅成長70%。第二季毛利率為-20.6%,營業淨損為45.1億元,稅後淨損為41.9億元,第二季匯兌損失約11.24億元影響,整體第二季稅後淨損41.09億元,單季EPS虧損1.32元。南亞科第二季財報仍處虧損,是在市場預期之內,主要是DRAM價格在5月以前仍處於低檔,公司也一直對外表示要到第四季才能轉虧為盈。
     
    近期DDR4價格暴漲對南亞科帶來的轉機為何?

    DRAM在今年5月以前都非常低迷,導致供應商持續虧損,直到今年6月初,確定SK海力士、三星、美光、中國長鑫存儲都全力轉進AI伺服器使用的高頻寬HBM記憶體和DDR5,南亞科生產的主力產品DDR4才自6月起才進入迅猛的漲價階段,更是史上第一次出現DDR4現貨價飛越DDR5的奇觀,16G DDR4更在短短一個月內上漲100%,挽救了南亞科被國際大廠和中國DRAM廠雙面夾殺的窘境,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DDR4晶片供應商,也是DDR4漲價的最大受益者。
     
    DDR4在6月單月份價格暴漲,甚至價格高於新規格的DDR5,因此市場認為會加速部分終端應用產品從DDR4轉進DDR5,導致DDR4會在明年再度出現崩跌,這樣的可能性高嗎?

    南亞科不認為此趨勢會發生,至少2025年下半都不會看到。目前PC與伺服器市場的確多數已經轉進DDR5,但仍有部分系統基於設計需求使用DDR4。再者,DDR4與LPDDR4在消費性應用中持續增加。以成本結構來看,8Gb DDR4仍優於16Gb DDR5,因此很多應用仍會繼續使用4Gb或8Gb DDR4。

    同時,南亞科也不認為DDR4價格在大漲之後會出現崩跌,歷史上從DDR2轉進DDR3,或是DDR3轉進DDR4的世代交替過程中,前代產品價格皆未崩盤,僅溫和調整。
     
    今年第三季的DDR4持續短缺,帶動價格上漲,是實際需求?還是有客戶重複下單的狀況?

    根據南亞科觀察,DDR4需求為扎實的需求,因此對下半年DDR4行情充滿信心。

    隨著6月起DDR4嚴重缺貨、價格飆漲,原本預計第三季轉盈,有沒有機會在第三季提前轉虧為盈呢?

    南亞科總經理李培瑛進表示,全球三大DRAM廠紛紛提出DDR4最後出貨日,促使DDR4漲勢兇猛,南亞科也快速調整產能,增加DDR4的產出比重,目前DDR4產能已經達到50%,DDR3和LPDDR3佔比約20%,其他部分為DDR5。 展望下半年,第三季DRAM合約價確定大幅上調,加上庫存水位也可以顯著改善,單季毛利率有機會轉正,但淨利要轉正仍是要拼一下,第四季確定能擺脫虧損,迎向獲利。
     
    產能利用率走勢為何?

    今年4、5月市場低迷時有小幅度減產,6月已經全產能生產,產能利用率滿載。
     
    目前製程技術的進度? 以及DDR4和DDR5投片的比重和狀況?

    目前南亞科採用10奈米級第二代製程(1B)的16Gb DDR5-5600和8Gb DDR4投片產品已經進入量產,而16Gb DDR5-6400也進入送樣階段,預期的今年底,1B製程節點的DRAM產品將占總產能30%以上。

    再者,1B製程節點投片的DDR5和DDR4的比重是可以彈性調整的,因此也會根據客戶的需求和市場狀況彈性進行調配,而目前客戶對於DDR4的需求是高於DDR5。

    在舊製程20奈米方面,該節點仍在生產許多8Gb和4Gb DDR4產品,以及部分的DDR3、LPDDR4和LPDDR3,也是可以根據客戶需求調配。
     
    DDR4價格大漲,目前出貨比重是否有增加?

    合計LPDDR4在內,6月份整體DDR4系列產品佔南亞科的總出貨已經超過50%。


    市場應用端的趨勢走勢為何?

    未來的趨勢是AI智慧型手機的升級會推動高密度LPDRAM需求,AI PC初期需求是來自企業市場的驅動,但傳統PC需求仍是保守。另外,DDR4/LPDDR4在PC和智慧型手機中的使用比重逐漸下降,但在消費性應用的使用率仍在上升中。
     
    2025年和2026年的資本支出為何?

    南亞科預估2025年全年資本支出約196億,較2024年161億元增加,2025年的位元出貨量Bit shipment由原先超過30%上調至40%。 至於2026年資本支出,可能與2025年相當。

     
  • View More Nvidia and china gpu.PNG
    半導體

    中國「小Nvidia」雙雄申請科創板IPO! 無法在台積電投片該從何找出路?

    連于慧 2025.7.3
    Nvidia黃仁勳屢次對美國制裁中國AI晶片的政策表達不滿,公開劍指華為。其實中國GPU技術除了華為之外,另一股勢力是新創公司「國產GPU五小龍」(寒武紀、壁仞、燧原、摩爾線程、沐曦)的圍堵,雖然技術實力與Nvidia差距甚遠,但傳出中國政策是:只要是被美國列黑名單或是管制的企業,會優先開綠色通道IPO。

    近日,北京摩爾線程和上海沐曦申請科創版IPO都正式獲得受理,這兩家GPU企業都是2020年成立,更值得關注的是,摩爾線程的多位創始成員幾乎都是來自於Nvidia,而沐曦也有多位創始成員是來自AMD。

    其中,摩爾線程在2023年10月與另一家GPU明星公司壁仞同時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因此確定不能在台積電投片。沐曦則是未上美國黑名單,但業界傳出,原本在台積電投片的沐曦,因為台積電在美國對AI晶片嚴格管制下,合規標準提高,沐曦可能會轉去三星投片,主要是三星在先進製程上也蠻缺客戶的,只要不是上黑名單的企業,標準或許可以放寬。

    根據業界透露,美國出口管制是緊咬中國AI晶片不放,除了在黑名單上的企業外,台積電審查客戶的合規標準越來越緊,但並非是所有GPU公司都不能代工,還是要看產品的性能、電晶體等條件,還有就是一些舊產品多數還能投片,但新規格的產品大多都被擋下來。至於這些GPU公司沒有了台積電的代工來源後,會去找誰代工??請自己發揮想像力!

    隨著美中開始對話,部分出口管制逐漸鬆綁,像是EDA解禁,但Nvidia的AI晶片涉及最敏感的「算力即國力」議題,估計很難從嚴格的出口管制中脫身。 Nvidia除了宣布未來財務預測剔除中國區之外,也將持續設計降速、用GDDR取代HBM高頻寬記憶體的降規版GPU來鞏固中國AI晶片市佔率。不過,Nvidia在中國可銷售的產品一直降規,快要被本土的GPU廠商產品追上,尤其是華為,那絕對是黃仁勳心頭的那一根刺!

    中國GPU分為兩股勢力,一是黃仁勳念茲在茲的華為,另一股勢力是非華為的本土GPU/AI加速器新創公司,主要是「國產GPU五小龍」,包括寒武紀、壁仞、燧原、摩爾線程、沐曦,其他廣義的AI公司還有剛剛宣布合併的海光與曙光、天數智芯、崑崙芯等。其中,寒武紀、壁仞、摩爾線程三家都上了美國的出口管制實體清單。業界也傳出只要是上了美國黑名單的企業在申請IPO時,會特別開「綠色通道」加速審核通過,日前沐曦和摩爾線程兩家都成功申請科創版IPO。

    沐曦和摩爾線程兩家兩家GPU公司指出,中國GPU市場生態長期被國外巨頭壟斷,國產比重非常低,也自知國產AI晶片性能與Nvidia相去甚遠,尤其是軟體和技術標準適配上,用戶習慣遷移十分困難,但因為美國出口管制因素,海外廠商在中國市場的市占率已經開始呈現明顯下降趨勢,本土AI晶片市占則是顯著上升,呈現漸進式發展,此時是本土GPU廠商搶市的好契機。

    摩爾線程成立於2020年6月,註冊資本為4億元,以自主研發的GPU為核心,至今摩爾線程已推出四代的GPU架構。摩爾線程的實際控制人是其創辦人張建中,包括張建中和多位共同創辦人都是出身Nvidia。

    張建中(摩爾線程創辦人、董事長兼總經理):2006年~2020年任職Nvidia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總經理,2001年~2006年在中國戴爾擔任全球客戶部任總經理。
    周苑(摩爾線程共同創辦人)2004年~2020年在Nvidia任市場生態高級總監;
    張鈺勃(摩爾線程共同創辦人、董事、副總):2013年~2017年在Nvidia擔任GPU架構師,2017年~2020年在Pony AI基礎架構部門擔任主任工程師;
    宋學軍(摩爾線程副總經理):2004年~2011年在Nvidia擔任高級銷售經理;
    楊上山(摩爾線程副總經理楊):2012年~2020年在Nvidia擔任GPU架構師。

    摩爾線程在招股書上指出,產品在部分性能指標上已經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了對部分「卡脖子」領域核心產品的突破,如MTT S80顯示卡的單精度浮點算力,效能接近Nviida RTX 3060;基於其MTT S5000產品所建構的千卡GPU智算集群,效率超過同等規模國外同代系GPU集群運算效率。

    摩爾線程在2022年~2024年期間,累計營收為6.08億元,累計淨虧損50億元,這IPO預計募資人民幣80億元,用於新一代AI訓推一體晶片的研發和補充流動資金。前五大客戶約佔接近90%,公司揭露的2023年大客戶包括百度與京東。

    沐曦的多位創辦人也都是出身AMD如下:
    陳維良(沐曦的創辦人兼董事長兼CEO):曾擔任AMD全球GPGPU設計負責人
    楊建(沐曦聯合創辦人兼CTO、硬體架構師):曾擔任AMD大中華區科學家Fellow。

    沐曦先前已經完成8輪融資,包括中國紅衫、經緯創投、上海國資、真格基金、聯想創投等都有參與。根據沐曦的招股估,累積所有GPU銷量超過25000 顆,主要收入來源為訓推一體晶片曦雲C500系列。沐曦在軟體生態上,也推出自主建構的MXMACA,強調高度兼容主流的Nvidia CUDA生態。

    沐曦目前財報仍在虧損階段,累虧金額約32億人民幣。此次IPO預計募資約人民幣39億元,其中24.59億元用於「新型高性能通用GPU研發及產業化專案」、4.53億元用於「新一代人工智慧推理GPU研發及產業化專案」及9.91億元用於「面向前沿領域及新興應用場景高效能的GPU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專案」。
     
  • View More sanjay.PNG
    半導體

    美光HBM營收強勁成長50%,示警DDR4將面臨嚴重短缺

    連于慧 2025.6.26
    美光本季財報終於不再讓分析師失望,高頻寬記憶體HBM一飛沖天,加上資料中心中的低功耗LPDRAM獨家大量供貨的成果,已明顯反映在財報上,終於讓分析師露出甚感欣慰的一抹微笑! 以下是美光財報的技術與產品進展重點,分為有市場關心的DDR4停產狀況、AI伺服器用HBM、DRAM和NAND先進製程的展望:

    關於DDR4和LPDDR4的停產(EOL):

    美光指出,DRAM先進製程包括1β和1γ將專注生產最新一代產品如DD5、LP5和HBM,不會用來生產DDR4和LP4產品。DDR4和LP4是採用1α DRAM製程生產,美光更強調,幾個月前就已向行動、客戶端、資料中心和消費等客戶發出DDR4和LP4的停產通知,唯一例外的是針對支援汽車、工業、國防和網路等領域長期且需求相對較低的客戶,會持續供應1α DRAM產品。




    美光預期,DDR4最終發貨時間將在兩到三個季度後,預計到2025年財年下半,DD4產品佔總營收會下降到僅個位數,DDR4的缺貨在短期內會日益嚴重,目前手上DD4的庫存分配情況,正在與客戶討論,盡量滿足其需求。


    AI伺服器用的HBM記憶體:


    第三季會計年度財報中,美光的HBM收入較上一季度增加50%。




    12層HBM3E良率和產能都持續提,預計HBM市佔率將在2025年下半年達到與整體 DRAM市佔率相當的水平。
    AMD Advancing AI 大會上宣布美光的 HBM3E 36GB獲得Instinct MI355X GPU 平台採用。美光表示,目前正在向四家客戶大量出貨HBM產品(涵蓋GPU和ASIC平台)。




    隨著生成式 AI 工作負載的規模和複雜性不斷增長,對 HBM 的效能需求也不斷提升。美光的HBM4會採用成熟的1β DRAM 技術,並結合內部開發和製造的CMOS邏輯基礎晶片,可提供超過2.0 TB/s的單記憶體堆疊頻寬,相較上一代晶片,性能會提升60%以上。再者,與HBM3E的功耗性能相比HBM4功耗將會降低20%。目前美光已向多家客戶交付 HBM4 樣品,預計2026年會配合客戶量產。


    DRAM技術製程進展:


    在1γ(1-gamma)DRAM技術製程上,良率提升速度已經超過1β(1-beta)製程上創下的紀錄。第三季度也完成了幾個關鍵的產品里程碑,包括首批基於1γ的LP5 DRAM認證樣品的出貨。




    美光在1γ DRAM上導入了極紫外光微影技術EUV,與1β DRAM相比,美光的1γ DRAM位元密度提升30%,功耗降低20%以上,效能提升15%,之後會在整個DRAM產品組合中運用1γ技術。
    HBM收入較上一季度增加50%,美光整個DRAM事業營收創下新高的另一個推手,是高容量 DIMM和低功耗伺服器 DRAM,該組合的解決方案在本季營收再創新高。美光率先在伺服器上導入低功耗 DRAM,目前是唯一大量交貨的供應商,這也使得高容量DIMM和低功耗伺服器產品,在2025財年的營收貢獻,與去年同期成長了5倍。


    NAND Flash和SSD技術與產品進度:


    美光在資料中心SSD領域,已成功問鼎市佔率第二。
    美光已開始對基於G9 2TB QLC NAND 的SSD產品進行認證,並持續提升G9製程的產能。
    資料中心SSD的市佔率也是逐季創新高,本季伺服器的9550高效能SSD正式進入NVIDIA GB200 NVL72 推薦供應商名單,並完成了多家原始OEM商的更多客戶認證。


    PC市場:


    美光預期2025年PC市場出貨量將以低個位數百分比成長,未來幾個季度,會是AI PC普及和Windows 11升級週期的關鍵。


    手機市場:


    2025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維持低個位數成長,AI仍是智慧型手機DRAM容量成長的主力,目前一般智慧型手機的記憶體容量僅為8GB,未來搭載記憶體朝12GB或更大容量邁進。
    美光目前採用1β和1γ技術製程生產LP5X DRAM,以及採用8G和9G技術製程生產UFS4 NAND產品。在本季度,已開始出貨基於1γ製程的LP5X記憶體的認證樣品,為2026年的旗艦智慧型手機記憶體做足準備。


    汽車和工業和消費嵌入式市場方面:


    美光預計 L2 和 L3 自動駕駛輔助系統ADAS,以及支援AI的車載資訊娛樂系統的普及率會不斷提高,將推動記憶體和儲存容量的成長,以及更高頻寬的需求。因此,美光在汽車市場推出業界首款支援9.6 Gbps高速的1β雙通道 LP5 DRAM,已於本季度量產。
    工業領域方面,工廠自動化趨勢下,客戶對AI應用投資加快腳步,但DDR4和LPDDR4供應受限、通路庫存低,使得DDR4產品價格不斷上漲。


    製造回流美國政策:


    在川普倡導製造回流美國的政策下,美光才宣布將在未來 20 多年內在美國投資約 2,000 億美元,其中包括 1,500 億美元用於製造,500 億美元用於研發。
    作為這項 2000 億美元投資計劃的一部分,美光在先前已宣布的計劃基礎上額外投資 300億美元,包括在愛達荷州建造第二座NAND Flash晶圓廠,以及擴建和現代化位於弗吉尼亞州的現有晶圓廠,主要是應用在汽車、航空航天、國防和工業領域的晶片。美國的 DRAM 晶圓產能達到規模後,也將會引進先進封裝產能,以支持AI伺服器中HBM記憶體高速的成長。美光強調,正對全球營運進行嚴格的投資,隨著時間的推移並且根據需求來增加供給。




    在愛達荷州的第一座晶圓廠 ID1已經在2025年6月實現里程碑,預計該廠房將在2027年下半年開始投產首批DRAM晶圓。位於愛達荷州的第二家晶圓廠ID2在受益於ID1的規模化生產經濟效益,並增強研發中心的共址優勢,從而提高效率並縮短上市時間。之前美國的「晶片法案」給了美光61億美元補助款,用於紐約州和愛德荷州Boise蓋兩座晶圓廠,美光將會先從紐約的晶圓廠投入生產。


    市場展望:


    部分客戶可能因關稅相關因素提前拉貨,但客戶端也不斷暗示今年下半年的需求仍是很好。
    美光預計2025年產業DRAM位元需求成長率將達到10%左右,NAND位元需求成長率將達到兩位數左右,非HBM DRAM和NAND位元供應成長率,將低於產業位元需求成長率。從中期來看,美光預期DRAM 和 NAND的產業需求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中等水平。
    因為製程轉換,美光2025 財年末的NAND晶圓產能會較2024財年末減少10%。


    庫存:


    第三季會計年度末,美光庫存為87億美元,庫存週轉天數為139天,庫存季減2.8億美元。公司也指出,預計在2025財年結束時,DRAM庫存將保持緊俏,NAND庫存將大幅減少。


     
  • View More 慧榮科技.JPG
    半導體

    前聯發科共同營運長朱尚祖傳將加入慧榮,為NAND Flash產業投震撼彈

    連于慧 2025.6.20
    業界傳出,前聯發科、小米、OPPO高層朱尚祖即將加入NAND Flash控制晶片大廠慧榮科技SMI。據了解,朱尚祖在2023年5月OPPO旗下手機晶片公司哲庫發生震驚兩岸科技業的閃電收攤事件後,不少IC設計公司都試圖延攬朱尚祖加入,傳出神盾集團也與他接觸過,後來他以顧問形式合作,近日則是傳出他可能加入慧榮SMI團隊。

    業界對朱尚祖相當熟悉,他曾在2015年擔任聯發科的共同營運長,被視為公司熱門的接班人選,可惜之後兩年聯發科的手機晶片在中國市場遇到亂流,蔡明介找來前台積電執行長蔡力行擔任共同執行長,朱尚祖黯然離開聯發科,轉戰中國小米的產業投資部門。

    2020年,OPPO開始組建自研手機晶片的團隊,並成立哲庫開始OPPO造芯之路,出身聯發科的朱尚祖和李宗霖成為哲庫的主要骨幹。哲庫造芯在半導體界一路都是奔著先進製程去做,花錢也是大手大腳、不計回報率。成立三年後,哲庫已經長成一家3000人規模的IC設計公司時,卻在2023年5月OPPO突然宣布哲庫解散,兩岸科技業一陣譁然。哲庫CEO在最後一次All hands meeeting時道出:「自古多情空餘恨,好夢由來最易醒!」為哲庫的成立與結束做了註解。OPPO自研晶片的這一筆,也寫下了中國造芯史上最讓人震驚的一頁!

    朱尚祖在離開哲庫後,有多家兩岸IC設計公司有意延攬,傳神盾也向他招手,後來他以顧問形式合作。李宗霖在哲庫解散後,與同在哲庫的一批手機晶片和GPU團隊約十多人加入中國智駕晶片新創公司Momenta。與當年在OPPO哲庫一樣,中國IC設計公司內部團隊很容易遇到一樣的問題,就是經過一輪大舉招兵買馬後,公司內部通常會有多路人馬派系擁兵自重,IC設計團隊不外乎是台灣、華為海思、展銳三大派系,需要經歷彼此的磨合和角力,據傳Momenta內部也有類似情況。

    近日,再度傳出朱尚祖將加入NAND Flash控制晶片大廠慧榮,一個多月前業界還傳出他可能以顧問身份從旁協助。不過,業界認為是慧榮總經理苟嘉章親自延攬朱尚祖加入營運團隊,未來應該參與實際營運面,藉由朱尚祖在兩岸手機與IC設計產業的豐沛人脈,強化業務面。
     
  • View More DDR4.PNG
    半導體

    DDR4有錢也買不到,記憶體廠鐵了心斷供

    連于慧 2025.6.12
    什麼是世界上有錢也買不到的東西? 除了真愛,就是DDR4了 ! 

    DDR4即將停產的消息,讓近日的DDR4報價一路狂飆,自從上週五舊規格16Gb DDR4現貨價創下史上頭一遭超過DDR5現貨價之後,DDR4現貨報價與DDR5現貨價差距越拉越大。 這一波DDR4帶頭的大缺貨潮初期看似是關稅課徵之前的提前備貨,但實際供給端缺口比市場預期的大很多,導致DDR4現貨報價越漲越凶猛,未來DDR4合約價必須大舉跟進,更撐住DDR5報價順勢往上。

    全球三大DRAM廠終止生產DDR4晶片的消息傳了多時,這次絕對玩真的! AI伺服器在全球的需求不但沒有降溫,反而在Nvidia黃仁勳四處「傳教」AI世界的美好,加上成為川普口中的「smart cookie」好朋友之後,AI需求持續火熱,少了中國商機,來了中東市場,未來中國降規版AI晶片仍可持續銷售。日前,黃仁勳的「傳教之旅」最新一站來到歐洲,預計兩年內要將歐洲AI算力提升十倍,更宣揚英國需要更多的AI基礎設施,英國首相也聽得如癡如醉,立馬回應要加碼10億英鎊改善基礎設施,全面提升英國的AI算力!

    AI需求越來越多,代表HBM記憶體供過於求的警報會逐漸緩解,因為DRAM轉進HBM帶動的技術革新、晶圓面積耗損,以及高毛利率的誘惑,是這一波DRAM缺貨潮最底層的原因,只要AI需求持續高漲,製程轉換帶動產能排擠效應,DRAM缺貨潮的故事才能繼續講下去。尤其近期的DDR4因為全球所有的供應商全數退出,DDR4缺口急速擴大,現貨報價呈現瘋狂上漲。

    SK海力士、三星、美光陸續退出DDR4市場,一般仍會保留長壽需求的車規、工業用規格的產品持續供貨,直到合約走完,但很多下游客戶擔心完全斷貨,此刻都想多備貨,得到的回覆是:可以下單,但沒有交期! 等於是給客戶軟釘子。 有些客戶則是轉向找南亞科求救要貨並且重做認證,目前南亞科幾乎可以算是全球唯一會持續生產DDR4的記憶體廠,將成為最大受益者。

    據了解,南亞科在手的DDR4庫存數量原本就不少,受惠DDR4價格飆漲,手上庫存是洛陽紙貴,但仍有些價格沒這麼好的DDR3舊產品需要被消化。業界表示,傳出南亞科可能會提出類似「搭售」的策略,要買炙手可熱的DDR4晶片必須也多少拿一點DDR3晶片,剛好可以利用這一波DDR4的大缺貨,順勢把手上DDR3舊產品庫存給消化掉。

    在DDR4供應商銳減下,未來下游客戶的因應方式,可能會將部分新產品規格轉向DDR5晶片,但也有些應用端產品才剛剛從DDR3轉到DDR4,不可能這麼快又轉去用DDR5,像是WiFi 7晶片等。因此,短期內DDR4仍是有相當強勁的需求作支撐,尤其在8Gb規格的DDR4晶片,主要是南亞科供應為主,應用層面十分廣,需求十分強勁。

    原本中國長鑫存儲加入DDR4生產,帶給台系記憶體無比的巨大壓力。隨著長鑫存儲決定去拼HBM和DDR5,策略轉彎退出DDR4市場,空出來的DDR4市場未來只會有南亞科供應,華邦也將加入小部分產能。 據了解,長鑫存儲決定提前退出DDR4,全數轉進DDR5和力拼AI伺服器用的HBM記憶體,除了是配合中國官方政策,要全力打造自有的AI伺服器產業鏈,另一方面也是長鑫存儲的DDR5良率相當不錯,給了長鑫不少底氣,決定往高階市場一拼高下,未來長鑫存儲將會變成三星的另一個煩惱。

    HBM競爭也是十分劇烈。記憶體業者表示,很多人誤以為HBM技術難如登天,其實堪用的HBM不難做,只是要通過Nvidia的認證非常困難,所以三星才會壓力這麼大。但以後AI晶片選擇很多,ASIC也是另一股勢力,仍是可以適配等級沒這麼高的HBM記憶體。 最後偷偷告訴你,其實錢夠多文章開頭的那兩樣東西都買得到!
     
  • View More 台積電照片1.JPEG
    半導體

    台積電與東京大學首次引入16nm FinFET課程,“TSMC-UTokyo Lab實驗室正式啟用

    東京大學與台積電今日宣布啟用 TSMC-UTokyo Lab(台積電 -東京大學實驗室),為台積電首座與海外大學合作的聯合實驗室,共同推動半導體先進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尋求創新解決方案並培育半導體人才。

    自 2019 年以來,東京大學與台積電展開組織性先進半導體研究合作,促成21 個研究項目並取得豐碩的研究成果。台積電與東京大學在產學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展至半導體教育及下一代人才培育領域。 2023年,東京大學在其工學部及工學研究所的課程中,引入專為先進製程設計教育所打造的「TSMC N16(FinFET)ADFP」,這是在日本的大學中首次採用此類技術的課程。

    TSMC N16(FinFET)ADFP(Academic Design Foster Package)為 FinFET鰭式場效電晶體,是一種三維電晶體結構,它接替了自 1950 年代後期開始使用的傳統平面式結構。因其 3D 結構類似魚鰭,因此被稱為「鰭式場效電晶體」。台積電自 2015 年的16奈米製程開始引入該技術,並持續應用至其3奈米製程。

    為了更系統化及策略性地合作,東京大學與台積電在2025年4月簽署了「產學合作策略協議」,旨在推動研究、教育及人才發展。除了設立「台積電-東京大學實驗室」,也在東京大學內啟動了社會合作計畫,依據協議中設定的具體措施開展相關活動。

    此實驗室座落於東京大學本鄉校區的淺野區,由東京大學的教職員工管理,並由東京大學和台積電的主管所指導,以作為產學合作的核心平台。 此實驗室將推動未來實際應用的半導體技術研究,涵蓋材料、元件、製程、計量學、封裝及電路設計等領域。 研究成果及進展不僅將應用於台積電的研發及晶片製造,並將定期在東京大學舉行的技術研討會上分享。該技術研討會自 2019 年開始舉辦,提供了一個平台讓東京大學的教職員及學生與台積電的研發人員進行交流。此外,該實驗室也將就其他台積電徵求之研究計畫提案、企業實習機 會等活動探索更多的協作機會。

    東京大學校長藤井輝夫表示:「在一個人類被挑戰和快速變化圍繞的時代,未來難以預測,大學不僅應當精進其在多元領域所擁有的知識,還應與學術界以外的各界合作,共同致力於解決全球性挑戰,並培育塑造未來的人才。透過與台積電的合作,我們旨在追求將我們的研 究成果廣泛應用於社會,並積極應對人類共同面臨的歷史性挑戰。」

    台積電執行副總經理暨共同營運長米玉傑表示:「台積電-東京大學實驗室建立在我們 2019 年以來的成功合作基礎之上,進展到現在造就了雙方密切的合作關係。台積電與東京大學在各自領域中皆為全球領導者,我們希望這間實驗室能成為推動廣泛且長期合作的樞紐中心,拓展半導體領域的知識疆界,並培育未來世代的人才。」

    透過此合作,東京大學不僅將深化研究,更將為先進半導體設計教育及實踐研究提供最全面的基礎設施,培育將引領全球半導體領域的人才。台積公司及其日本設計中心、日本 3DIC 研發中心及 JASM 特殊製程晶圓廠都將利用此實驗室進一步促進下一世代人才的發展。東京 大學與台積電將共同致力於將實驗室打造成日本半導體研究的核心,加速培育本地人才,推進永續的下一世代半導體技術之創造與發展,以期為社會帶來積極影響。
     
  • View More nanya.PNG
    半導體

    史上頭一遭!DDR4現貨價超車DDR5,南亞科傳出暫緩DDR5投片全力轉進DDR4

    連于慧 2025.6.9
    近期,下游客戶在關稅90天寬限期內瘋狂備貨,帶動DRAM價格狂飆。上週五DRAM現貨市場更出現不尋常訊號,舊規格的16Gb DDR4現貨價格首度超過16Gb DDR5現貨價,創下史上頭一遭! 除了三大DRAM廠確立退出DDR4市場,專注生產DDR5和HBM,中國長鑫存儲也急轉彎終止剛跨入生產的DDR4產品,全面催生DDR5和HBM自研晶片,配合中國政策建立自己的AI伺服器供應鏈。在全球記憶體大廠全面退出,關稅拉貨潮催化,DDR4價格狂飆,南亞科手上DDR4庫存洛陽紙貴,更傳出南亞科評估將原本轉進DDR5的產能,先倒車回頭生產DDR4,搶佔這一波十年才會出現一次的超級好光景!

    在SK海力士、三星、美光、長鑫存儲皆退出DDR4市場後,南亞科成為全球唯一的DDR4供應商,華邦雖然計畫下半年將產線從DDR3轉到DDR4,但DDR4產能規模較南亞科小非常多,相較之下,南亞科手上庫存一堆,過去是賠錢貨、是庫損,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這批庫存即將上演「賠錢貨變黃金戲碼」!

    更重要的是,記憶體業界透露,南亞科原本採用1B製程生產DDR4和DDR5,力拼下半年DDR5大量出貨,但這幾個月全球出現太多變化,導致DDR4晶片身價洛陽紙貴,傳出南亞科內部評估要將1B製程原本要投片DDR5的產能,全數回頭轉投片DDR4晶片,搶佔這一波DDR4大缺貨巨大商機,況且南亞科DDR5的良率爬坡一直有點辛苦,剛好遇到DDR4難得一見的大行情,自己突然變成全球唯一DDR4供應商,此時順勢把DDR5投片先轉回DDR4,也算是獲得的某種「下台階」。

    業者更透露,今年初時,南亞科還在鼓勵員工可以多休假,強調work life balance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但從上個月,已經開始要求部分員工週末找一天來加班,全力上緊發條加速生產。原本南亞科面臨中國長鑫存儲跨入DDR4的巨大壓力,加上轉進DD5良率陣痛期,前後夾殺下,幾乎快喘不過氣來,此時遇到關稅緩徵90天大拉貨潮,以及長鑫存儲退出DDR4轉拼HBM,只能說南亞科不是上輩子燒好香,就是有前世拯救地球,才能如此戲劇化的絕處逢生。

    但要提醒,眼前的DDR4現貨價雖然瘋狂飆漲,但DDR4的合約價是幾個月以前談定的,因此合約價仍在低檔慢慢爬升,南亞科與系統廠的交易是以合約價格為主,要等到未來幾個月逐月調升合約價,才會反映在營收和獲利上。更重要的是,往後看,南亞科幾乎可以說是全球唯一DDR4供應商(除了華邦還有少量供應),現在這種時機點,南亞科手上的DDR4庫存根本不用急著快速出貨給下游廠商,要慢慢出貨、有一點惜售的味道、慢慢拉升價格,不急著衝高單月營收,才是最佳策略。

    談到中國政策急轉彎,今年全球AI晶片市場更經歷巨大動盪,美國對中國的AI晶片禁令加劇,讓中國產業政策是鐵了心要加速建立自己的AI晶片供應鏈,長鑫存儲是中國唯一的DRAM供應商,雖然去年才剛剛進入DDR4市場,各界認為此舉對台系記憶體廠威脅最大,只是今年在配合中國政府的政策下,已全面轉彎力拼DDR5和HBM晶片。

    中國各產業內卷非常嚴重,連電動車「內卷王」比亞迪都被官方示警要車廠間展開「自律對話」並「全面規範價格戰」。業界透露,半導體產業內卷情況也相當嚴重,前幾年一窩蜂蓋成熟製程產能就是一例,最後搞到大家互砍價格結果都不賺錢,未來中國官方不排除會進行「精準補貼」,而優先順序排在最前面的,絕對是AI晶片相關供應鏈。因為算力即國力,美國鎖定中國的AI晶片封鎖之下,未來中國的資源、資金、補貼扶植絕對會擺在AI晶片、HBM晶片上,甚至傳出即使是晶圓代工龍頭的中芯國際,都可能會被削減補貼,畢竟現在中國全力扶持的重點是AI、AI、AI!!

    另外,這一波DDR4大缺貨潮,已經開始有蔓延到消費性LPDDR4的跡象,且未來將帶動合約價逐月上調。再者,上週起竟然出現16Gb DDR4現貨價超越16Gb DDR5史上頭一遭,而且8Gb DDR4現貨價也站穩3.1美元以上,接下來DDR5價格有極高的機會會被DDR4的漲價帶上去。

    但是,三大負面消息也是不能不提:關稅、匯損、報價漲過頭之後的需求壓抑。

    首先,關稅問題就像是每一家科技業者心中的一根刺,到底是20%?還是25%?還是30%?(要課多少就直接快說快說!!)只要我們關稅不要高於韓國就好,但退一萬步說,就像是台積電說的,關稅是進口商要付,半導體是出口商,另外一點是,現在處於DRAM晶片缺貨時期,其實轉嫁給客戶也不是難事,大不了報價再漲價25%。

    不過,漲價過猛確實會抑制終端需求(雖然AI以外的終端需求原本就不強),但重點是,DRAM產業特性一向是供給主導的力量遠大於需求主導。意思是,每一次的DRAM大波段缺貨潮,都是始於供給端的帶動,例如有廠商製程轉換不順導致供給減少、當年爾必達/奇夢達/茂德的破產倒閉更是產業大重整,讓供給端從極度失序走向健康。

    這一波AI需求帶動的科技大革新,從今年初就開始有許多人擔心AI泡沫化、資料中心供過於求、GPU砍單等負面消息,確實都讓HBM需求有雜音,現在回頭看,AI泡沫化這個擔心不能說已經不存在,但可能不會這麼快發生。前陣子川普和Nvidia、AMD去中東談了一個大案子,中東國家也要開始拼算力即國力蓋起資料中心,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更是狂,成為全球一個宣布全體國民可以享受免費使用進階版ChatGPT的國家。

    只要AI需求會一直熱下去,HBM對於DRAM排擠就會持續。生產HBM所需要的晶圓面積是相同製程傳統DRAM晶圓的2.5~3倍,而且,轉進最新一代的HBM4.0相較於HBM3.0因為堆疊層數更高、良率更不好控制,估計耗損成本會再增加至少20~30%,由此可知,HBM對於傳統DRAM排擠只會越來越加劇且越來越多,三星、SK海力士、美光、長鑫存儲有哪一家會因為HBM晶片的困難而知難而退嗎? 當然沒有! 所以DDR4的缺貨是不可逆的。因此,就算終端需求因為DRAM漲價過高而減少,但供給端只會減少更多,供給、需求兩者PK下,絕對還是缺貨!

    最後來談匯率,這可能才是真正的大魔王! 而且是每一家出口為主的廠商都要面對的問題。以南亞科為例,由於公司還在虧損,即使DDR4現貨價已經狂飆,但因為業務模式是走合約價,只能逐月慢慢調漲,預計要第四季才能轉虧為盈。因此,不免俗的要面對第二季財報持續虧損加上匯損,估計也是一個蠻令人震撼的數字,業界傳出匯損數字約莫新台幣40億元上下…

    回到最初,先暫時撇除上述的三的負面因素,整個DRAM市場在DDR4的大缺貨漲價格局非常確立,而且漲價潮有延續到LPDDR4的跡象,DDR5估計也會被一路帶上去。未來缺貨空間最大的DDR4全是台系記憶體廠的天下。有記憶體人士曾說:只要哪一天中國長鑫存儲上了第一級別的擂台賽,對戰國際DRAM廠三星、SK海力士、美光,台系記憶體廠就會獲得救贖。果然如此,只是這一天居然提前來臨,只能說幸福來得太突然了!
     
  • View More 台積電股東會1.JPG
    半導體

    台積電海外設廠成本多高? 魏哲家:像在美國吃鼎泰豐又貴又不好吃!

    連于慧 2025.6.3
    今日台積電股東會上,董事長魏哲家維持一貫的妙語如珠說,AI需求是非常好,好到把每一個客戶的需求加起來都超過全人類的需要,但台積電已經發展出一套獨特的「盤查真實需求」方式,避免讓過去客戶重複下單導致產能過剩的情況再度發生。提到美國設廠的成本,魏哲家用了一段話形容:「在美國吃過鼎泰豐就知道,美國的鼎泰豐是又貴又不好吃!」

    魏哲家在股東會開始時先指出,2024年是很好一年,台積電營運表現超過同業,營收和盈餘創下歷史新高,2025年存在總體經濟不確定性因素,台積電仍會穩健成長,AI不但會被應用在資料中心,也應用在PC、手機、汽車、物聯網設備等,未來AI模型只會越來越複雜,而台積電在整個AI產業中處於極佳位置。接下來在股東會和記者會中,魏哲家針對關稅、匯率、AI需求、黃仁勳COMPUTEX來台密談秘辛、GPU與ASIC間的競爭、綠電、對美國BIS要求的合規作法、中東設廠、日本熊本廠進度延後等議題,一一詳述如下。

    美國一旦開徵關稅,台積電如何因應?
    關稅的課徵對台積電會有影響,但不是直接影響。因為關稅是對進口的人要付的,台積電是出口商,但這會導致整個物價提高,需求降低,間接影響到台積電的生意。現在的AI需求非常好,可以說是供不應求,只能說盡量增加產能,讓每個客戶都能滿意。現在唯一要擔心的就是有種種因素導致全世界的經濟往下掉,影響台積電的需求,否則今年台積電仍是維持25%成長率,營收和盈餘都會創歷史新高。

    魏哲家在記者會上進一步補充,很早就跟美國商務部溝通,表達一旦加大關稅,會使得台積電在美國生產成本上升,因為機器設備是向美國公司買,但美國公司在亞洲生產,到時候進口到美國又要抽關稅,當時商務部回應:這個可以討論。但實際上要討論多久台積電不知道。再者,關稅是政府和政府之間的事,不是政府對公司,也不是公司對政府的討論。只能說,台積電有在溝通,讓對方知道一旦增加關稅會造成的影響性。魏哲家重申:「台積電不怕任何稅率、補助,只要公平,台積電就可以當世界第一!」

    匯率對台積電的影響為何?
    新台幣升值1%,台積電的營業利益率會降低0.4%,近期新台幣大幅升值8%,對營業利益率影響已經超過3%了,去乘以三兆元…想想這數字有多少...唯一能做的是把技術做到世界第一,賣我們應該有的價值!(暗示漲價??)

    現在AI需求很好,但很多研究機構都預估2026年缺貨狀況會解除,會不會又出現重複下單帶來的產能過剩?
    現在每一家AI客戶都非常積極,把他們的需求全部加在一起,超過全世界人類需要! 所以,台積電有一套規劃系統來防止客戶重複下單的狀況出現。魏哲家透露,除了和客戶溝通,也會和客戶的客戶溝通。因為無論是GPU或是ASIC晶片,其實主要客戶都是CSP雲端服務大廠,所以台積電也會主動和CSP公司double confirm需求的數字合理性。那CSP大廠為什麼要和台積電分享真實資訊? 因為他們也很擔心台積電的產能不足,所以也會願意分享,但每個客戶之間都有彼此的微妙關係,台積電會好好的處理。

    換個方式說,無論是GPU或是ASIC賣得好,最後受惠的都是台積電。同時魏哲家也強調,台積電每年資本支出高達400億美元,是非常大的數字,都是要跟董事會解釋,過程必須非常小心謹慎,這幾年我們的財務結果都不錯,代表我們做得還不錯。

    對於海外設廠的成本和品質如何控管?
    魏哲家提到前陣子去了美國白宮,又見了賴總統,有點累。對於台積電全球設廠,他指出每一個海外廠打出台積電的名號,保證品質都非常好,但是成本一定不一樣,他說:「在美國吃過鼎泰豐就知道我在講什麼,美國鼎泰豐是又貴又不好吃!」(暗示美國廠的成本絕對很高!)

    經歷上次華為繞道取得台積電生產的晶片風波,未來台積電將如何管理這方面的問題?
    晶片從台積電出廠,不能說完全無法管理。以我們對半導體認知,某些部分,我們是有能力控制和發現的,我們盡量做到我們可以做的部分,和政府合作做到合規。我們也每一個月都和政府聯繫,看自己生產的產品在客戶,以及客戶的客戶端有沒有違規的情況發生。

    日前美國商務部限制三大EDA供應商暫停對中國客戶的服務,對台積電是否有影響?
    魏哲家指出,這家三家EDA公司才剛剛收到訊息,估計暫時對產品設計有影響,但對台積電目前沒有影響。

    市場傳出中東招手,台積電計畫到中東設廠,此消息的真實性?
    沒有這事。這次傳中東設廠,下次搞不好會傳台積電要去非洲設廠,當然不可能。有人問如果政府提供超額補助呢? 魏哲家表示,台積電到一個地方設廠,第一理由因為是當地有客戶在那裡,中東會有半導體客戶嗎? 目前放眼全球,有半導體可以設計晶片的地方只有台灣、美國、中國大陸,日本都算很小,當然非洲是不可能會有客戶的。

    魏哲家進一步說,現在蓋一個半導體生產線是不容易的,要具備有經驗的勞工,台積電承諾了美國未來要投入1000億美元擴大亞利桑那州的晶圓廠,當時他有告訴川普,要在五年內完成如此大規模的建設是「非常、非常困難的,因為現在工人非常短缺!」 川普也回應他:「Just do your best!」他也透露和川普溝通過程中,對方其實是一個很「warm」的人,與媒體上的形象不同。

    另外,魏哲家也說,很多企業都喊在美投資,且金額都比台積電高很多,多數是5000億美元起跳,台積電之所以規劃1000億美元,是因為美國政府知道台積電是一家說話算話的公司,不會隨便喊的很大的數字,但其實最後無法落實。

    日本熊本廠延後的原因?
    熊本一廠蓋好後對當地交通太大,原本開車只要十分鐘能到,現在要一小時,當地居民已經不耐煩了,也不希望當地居民成為受害者。所以希望日本政府做好改善後,台積電再繼續。

    Nvidia黃仁勳上月來台參加COMPUTEX,也和魏哲家吃了兩頓飯,大家關心你們聊了什麼?
    魏哲家透露,其實第一頓本來他要求不公開,但黃仁勳是非常nice的人,也喜歡熱鬧與媒體往來,所以後來就一起出來。主要是感謝Nvidia給台積電這麼大的生意,現在他是台積電最重要的AI客戶,黃仁勳也要求台積電趕快把產能準備好,因為現在產能還是非常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