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
台積電通知IC設計客戶:5奈米以下將連續4年漲價,平均漲幅約3%~5%
連于慧 2025.11.2
日前,台積電對IC設計客戶發出通知,針對5奈米、4奈米、3奈米、2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將會進行連續四年漲價計畫,計算時間從2025年9月開始,其中AI產品和非AI產品的漲價幅度不一樣,據了解,每年平均漲價幅度約3%~5%。同時,台積電也陸續把客戶原本的7奈米和6奈米產品,導向5奈米、4奈米製程,等同是減產成熟製程的概念(6奈米以上算成熟製程),預計明年成熟製程可能會缺貨。
「科技通膨」時代來臨,以前我們習慣電子產品要每年價格調降、規格拉升的時代將出現改變。日前,中國手機大廠小米因為記憶體漲價壓力,宣布調漲新機價格; 聯發科也表示反映未來手機晶片製造價格變高,且晶圓代工產能吃緊,也會策略性漲價,而台積電更是首次宣布先進製程會連續四年漲價,在逆全球化時代下,我們可能要開始習慣「科技通膨」的現象!
另外,市場也推測,台積電的大幅度漲價可能是因應之後的半導體關稅、美國新廠投資額擴大等因素。晶圓代工先進製程前幾年是因為疫情出現客戶大排長龍的吃緊現象,現在又因為AI驅動需求引爆,目前晶圓代工先進製程能有足夠大產能、穩定供應能力的,全球也只有台積電,如此幾乎是「唯一供應商」的地位,確實有主導價格走勢的絕對話語權!
台積電先前已經已經針對同樣製程的AI產品和非AI產品,進行一次差別性的漲價,大幅度調漲AI產品的代工報價。日前,台積電更宣布從2025年9月起,5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將會執行連續四年的漲價計畫,報價的平均漲價幅度約3~5%。
現在台積電算是先進製程的唯一供應商,三星雖然有2奈米製程技術,但產能、良率、技術都跟台積電有相當程度的差距,沒有任何一家客戶會喜歡看到這種沒有第二供應商的生態系統。因此,最近我們看到,除了Nvidia出手投資英特爾之外,馬斯克也表示將親自出馬調教三星的生產效率,雙方簽署一份165億美元的協議,一起生產特斯拉下一代AI6晶片(以三星的2奈米SF2製程)。過去特斯拉的AI4晶片就是用三星的14奈米和7奈米,到了AI5晶片轉用台積電的4奈米和3奈米。
業界認為,可以理解像是特斯拉、Nvidia這樣規模的企業,不會甘於被單一供應商壓制,三星與特斯拉的代工合約也是三星在先進製程上,扳回一城的關鍵機會。只是這樣的交易會面臨兩的風險,一是應該沒什麼利潤,如果出貨是以合格晶圓計算,萬一三星良率一直拉不上來,只能投更多產能以滿足出貨數量,那就難以獲利。再來,馬斯特應該會派大舉工程師進駐三星晶圓廠,免不了有養虎遺患的聯想。
對於台積電的先進製程連續漲價四年的計畫,有客戶指出,想到還沒有生產的產品報價這麼貴,有點頭痛。過去12奈米製程一片晶圓報價約5000~7000美元,7奈米製程約10000美元,到了3奈米製程一片晶圓高達20000美元。N3E價格可更貴,可能要接近25000美元,到了2奈米製程一片晶圓將3萬美元。
另一個值得觀察的面相是,成熟製程價格也開始落底反彈了。過去幾年成熟製程會血流成河,主要是中國的成熟製程晶圓代工擴產過多,導致產能過剩,嚴重內卷,把台灣專門做成熟製程的聯電、力積電也拖下水。日前業者認為,中國一線主流的成熟製程廠的殺價已經告一段落,只剩下一些二線、三線晶圓廠因為產能太空,還吃不飽,所以持續還會殺價。
日前,台積電對IC設計客戶發出通知,針對5奈米、4奈米、3奈米、2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將會進行連續四年漲價計畫,計算時間從2025年9月開始,其中AI產品和非AI產品的漲價幅度不一樣,據了解,每年平均漲價幅度約3%~5%。同時,台積電也陸續把客戶原本的7奈米和6奈米產品,導向5奈米、4奈米製程,等同是減產成熟製程的概念(6奈米以上算成熟製程),預計明年成熟製程可能會缺貨。
「科技通膨」時代來臨,以前我們習慣電子產品要每年價格調降、規格拉升的時代將出現改變。日前,中國手機大廠小米因為記憶體漲價壓力,宣布調漲新機價格; 聯發科也表示反映未來手機晶片製造價格變高,且晶圓代工產能吃緊,也會策略性漲價,而台積電更是首次宣布先進製程會連續四年漲價,在逆全球化時代下,我們可能要開始習慣「科技通膨」的現象!
另外,市場也推測,台積電的大幅度漲價可能是因應之後的半導體關稅、美國新廠投資額擴大等因素。晶圓代工先進製程前幾年是因為疫情出現客戶大排長龍的吃緊現象,現在又因為AI驅動需求引爆,目前晶圓代工先進製程能有足夠大產能、穩定供應能力的,全球也只有台積電,如此幾乎是「唯一供應商」的地位,確實有主導價格走勢的絕對話語權!
台積電先前已經已經針對同樣製程的AI產品和非AI產品,進行一次差別性的漲價,大幅度調漲AI產品的代工報價。日前,台積電更宣布從2025年9月起,5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將會執行連續四年的漲價計畫,報價的平均漲價幅度約3~5%。
現在台積電算是先進製程的唯一供應商,三星雖然有2奈米製程技術,但產能、良率、技術都跟台積電有相當程度的差距,沒有任何一家客戶會喜歡看到這種沒有第二供應商的生態系統。因此,最近我們看到,除了Nvidia出手投資英特爾之外,馬斯克也表示將親自出馬調教三星的生產效率,雙方簽署一份165億美元的協議,一起生產特斯拉下一代AI6晶片(以三星的2奈米SF2製程)。過去特斯拉的AI4晶片就是用三星的14奈米和7奈米,到了AI5晶片轉用台積電的4奈米和3奈米。
業界認為,可以理解像是特斯拉、Nvidia這樣規模的企業,不會甘於被單一供應商壓制,三星與特斯拉的代工合約也是三星在先進製程上,扳回一城的關鍵機會。只是這樣的交易會面臨兩的風險,一是應該沒什麼利潤,如果出貨是以合格晶圓計算,萬一三星良率一直拉不上來,只能投更多產能以滿足出貨數量,那就難以獲利。再來,馬斯特應該會派大舉工程師進駐三星晶圓廠,免不了有養虎遺患的聯想。
對於台積電的先進製程連續漲價四年的計畫,有客戶指出,想到還沒有生產的產品報價這麼貴,有點頭痛。過去12奈米製程一片晶圓報價約5000~7000美元,7奈米製程約10000美元,到了3奈米製程一片晶圓高達20000美元。N3E價格可更貴,可能要接近25000美元,到了2奈米製程一片晶圓將3萬美元。
另一個值得觀察的面相是,成熟製程價格也開始落底反彈了。過去幾年成熟製程會血流成河,主要是中國的成熟製程晶圓代工擴產過多,導致產能過剩,嚴重內卷,把台灣專門做成熟製程的聯電、力積電也拖下水。日前業者認為,中國一線主流的成熟製程廠的殺價已經告一段落,只剩下一些二線、三線晶圓廠因為產能太空,還吃不飽,所以持續還會殺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