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

德州儀器推出三款全新車用晶片:光達、時脈、雷達,提升自動駕駛準確度與安全性



連于慧 2025.4.28
2025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E-Mobility Taiwan)期間,德州儀器(TI)與多家台廠包括金寶、同致電子、啟碁、友達、佐藤、天勤等一同展示車用電子ADAS、車載娛樂系統等解決方案。同時,德州儀器也宣布推出全新車用光達、時脈及雷達晶片。

其中,TI的新款LMH13000為業界首款整合式高速光達雷射驅動器,可提升即時決策力。業界首度推出的車用BAW時脈元件 – CDC6C-Q1振盪器,以及LMK3H0102-Q1和LMK3C0105-Q1時脈產生器,可提高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可靠性。為滿足ADAS發展需求,TI 的新款AWR2944P mmWave雷達感測器提供先進前方與轉角的雷達功能。
 
業界首款整合式高速光達雷射驅動器:實現即時決策,測距距離提升30%
光達是確保未來自動車輛安全性的關鍵技術,可為駕駛提供周圍環境的詳細3D地圖。此技術可讓車輛準確偵測,並迅速應對障礙物、交通及路況,以強化即時駕駛決策。TI的新款LMH13000為業界首款整合式高速雷射驅動器,其超高速800ps超快速上升時間,測距距離比離散式解決方案長達30%。該元件整合式低電壓差動訊號(LVDS)、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與電晶體 – 電晶體邏輯(TTL)控制訊號,無需使用大型電容或額外的外部電路,進而簡化設計流程。此整合還可降低平均30%的系統成本,同時將解決方案尺寸縮小4倍,讓設計工程師能夠在更多領域和車款上,靈活安裝精巧且經濟實惠的光達模組。
 
隨著光達技術走向更高輸出電流,其脈衝寬度於溫度變化下的巨大差異,使得達到眼部安全標準成為一大挑戰。TI的LMH13000雷射驅動器可提供高達5A的可調輸出電流,在 -40C 至 125C 的環境溫度範圍內僅有 2% 的變化率,相較之下,分離式解決方案的變異幅度可高達30%。其短脈衝產生與電流控制功能,使系統能夠達到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Class 1眼部安全標準。
  
業界首款車用BAW時脈元件:提升ADAS系統可靠性
面對溫度波動、振動和電磁干擾時,ADAS與車載資訊娛樂系統的電子元件必須可靠運作。憑藉TI的BAW技術優勢,全新CDC6C-Q1振盪器和LMK3H0102-Q1與LMK3C0105-Q1時脈產生器,與傳統石英時鐘相比,可靠性提高了100倍,其失效率(FIT)低至0.3。提升時脈精準度與其在嚴苛環境條件下的韌性,可讓次世代車輛子系統實現更安全的操作、更清晰的資料通訊以及更高速的資料處理。
 
此外,TI以自家廣泛採用的AWR2944平台為基礎,推出了全新前方與轉角雷達感測器AWR2944P。新款雷達感測器可透過擴大偵測範圍、提升角度準確度和啟用更精密處理演算法,改善車輛安全性。
 
德州儀器ADAS與車載資訊娛樂系統部門總經理Andreas Schaefer表示:「我們最新的車用類比與嵌入式處理產品,不僅能協助汽車製造商滿足當前安全標準,還能助其加速邁向零碰撞的未來。半導體創新可實現汽車製造商所需的可靠性、精準度、整合性與成本優勢,以利提高全車系的自動化功能。」